
小刘是个“内脏控”,尤其喜欢吃猪肝,不论是炒着吃、做汤吃还是腌制了吃都很喜欢,每天餐桌上都少不了猪肝的身影。
为此妻子没少跟他吵架,妻子认为猪肝是猪身上的排毒器官,内里会有很多的毒素,再加上脂肪含量很高,经常吃对健康有害。
但小刘根本不听,他觉得猪肝是人间美味,少了猪肝吃饭都不香了。
“以形补形,你懂不懂啊?老祖宗的智慧,吃肝脏补肝脏,是好事!”
到底猪肝能不能吃?内里有没有很多的毒素呢?
一、重新认识“营养密度王”——猪肝
不可否认的是,猪肝确实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物。
猪肝内的叶酸含量在354.3μg/100g,比叶酸含量很高的菠菜高出了一倍,是个名副其实的补叶酸佳品;且猪肝内的铁元素、叶酸、维生素B12含量丰富,食用后可帮助身体补铁、补血,对预防贫血有很大帮助;
猪肝内还有辅酶Q10成分,该物质可修复心肌细胞膜损失,让心肌活力增强,对改善心脏收缩、舒张有帮助;另外,猪肝内还有丰富的维生素A成分,可直接被身体吸收,对改善视力有一定帮助。
但猪肝内的胆固醇含量不低,100g猪肝约有380mg胆固醇含量,每日摄入100g就超过了营养学会推荐的日均胆固醇摄入值。不过,胆固醇需要与饱和脂肪酸协同进入体内才容易诱发高血脂,猪肝内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高。
在吃猪肝的时候要避免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一起,如动物油、肥猪肉、全脂奶等,可适当搭配大豆及其制品,这些食物内的豆固醇成分会在肠道内与胆固醇竞争,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如果本身有高血脂、肥胖、冠心病等问题的人,则建议不要吃猪肝了,以免让病情加重。
二、动物内脏不干净、有害健康?
相信不少人都在网上看过动物内脏很脏,都是毒素,且脂肪、胆固醇含量很高一类的说法,以至于在日常对这些食物敬而远之,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动物内脏都胆固醇、脂肪含量很高。
如盹、肝脏、肺、肚子等部位的脂肪含量几乎在5%以下,心脑肾这类的内脏含量就比较高了,在10~20%左右。内脏的胆固醇差异也比较大,肝肺肾这些内脏的含量在200~390mg/100g左右,心脏和肚子的胆固醇含量在150mg/100g左右。要说胆固醇含量最高的,非动物脑莫属,100g的含量在2000mg以上。
对于本身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日常偶尔吃内脏并不会导致胆固醇水平超标,不必对动物内脏那么惧怕。
至于动物内脏内的毒素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肝脏和肾脏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解毒器官,自然很难避免残留一些毒素。但吃了会对健康产生威胁的前提是动物本身患病或是过量食用兽药、被污染的水源/食物,只要食用的是经过检疫的合格产品,一般不会导致中毒,对此无需担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臧明伍也曾表示,动物内脏参与代谢,且脂肪、胆固醇含量不低,但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像网上传言的那么恐怖。处理毒素≠储存毒素,只是帮助毒素代谢、排出,正常的肝脏内不会积蓄毒素,且动物内脏在上市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检疫,只要是通过检疫的大可放心食用。
日常食用动物内脏,一定要注意这几件事。
1、正规渠道
购买一定要去正规的场所,购买符合检疫标准的内脏。
2、彻底煮熟
烹饪时要彻底清洗,最好切成小块,之后彻底煮熟,最好用高温烹饪。
3、特殊人群
对于本身有高血脂、冠心病、痛风等问题的人,日常建议少吃或不吃动物肝脏,以免让自身病情加重。
4、搭配着吃
吃动物内脏时,建议搭配芹菜、豆芽、白菜等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可降低身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速度,还能补充营养。
三、这4种好内脏,建议优先考虑
动物内脏也有好坏之分,这几种内脏相对来说脂肪、胆固醇含量会低一些,日常可以优先选择。
1、肝脏
肝脏内的营养含量丰富,有维生素A、维生素B1、铁、叶酸以及蛋白质等成分,适合孕妇、贫血以及婴幼儿等人群食用,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
2、鸡胗
鸡胗内的脂肪含量很低,但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锌等成分,是个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
3、毛肚
毛肚内有蛋白质、烟酸、钙等营养成分,在挑选的时候不要选颜色太白的,要选择有韧性不容易扯断的,闻起来有略微腥气的。
4、鸡心
鸡心整体的营养价值不低,有丰富的维生素A、烟酸以及维生素B1,但脂肪含量也不低,要注意控制量。
动物内脏对于普通人来说,日常适量食用完全没问题,它们并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可怕。但对于本身有肥胖、高血脂以及冠心病等问题的人来说,日常最好还是不要吃了。
参考资料:
[1] 《猪肝到底是营养佳品,还是毒素垃圾?医生提醒:这3个部位真的不能吃,很多人还当好东西》.家庭医生2023-11-25
[2] 《吃动物内脏有害健康?能不能放心吃?今天告诉你真相…》.科普中国2022-02-2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下一篇 没有了